服务热线:400 900 8000

[其它综合] 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

乡知 发表于 2022-12-27 08:53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54 0
中华大地每一寸河山,都饱含着文人墨客们的诗情画意。中国是诗词的国度,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,吟咏诗词,就如同在与历史对话。今天便让我们放下纷扰的一切,跟着诗词开启一段游潜山的美妙旅程吧。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1.jpg

天柱祥云 吴志和 摄

“奇峰出奇云,秀木含秀气。清宴皖公山,巉绝称人意。”出自李白的《江上望皖公山》,诗中的皖公山便是今天天柱山,天柱山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,拥有众多奇妙的自然景观,仿佛一幅“绝美画卷”,李白的诗句便将天柱山的秀丽描绘的淋漓尽致。天柱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489米,白居易称赞说“天柱一峰擎日月,洞门千仞锁云雷”,围绕主峰周围有千米以上高峰50余座,形成了“一峰突起群山绕、两河夹山峰峦叠”的峰海奇观。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2.jpg

天柱访仙图 王立新 摄

“水无心而宛转,山有色而环围。穷幽深而不尽,坐石上以忘归。”这首诗石题于安徽天柱山石牛古洞岩壁上的诗,是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期间来此游玩所作。山谷流泉文化园内保存有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和现代300余幅石刻,其中李翱、李德修、王安石、苏东坡、黄庭坚等唐宋名家题刻尤为珍贵,是一座天然书法展馆和碑刻长廊,被誉为“千古书法大艺廊”,“天然历史档案馆”,“天柱诗文大观园”,吸引历代达官名宦、文人墨客徜徉于此,物我两忘;吟咏唱和,题辞勒石。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3.jpg

山谷流泉景区供图
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4.jpg

山谷流泉景区供图

“春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”,诗中的二乔,据记载是庐江郡皖县(安徽省潜山市)人,二乔知书达理,聪慧过人,有沉鱼落雁之资,倾国倾城之貌,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,每次妆罢便将残脂剩粉投入院落老井中,长年累月,井水泛起了胭脂色,水味也有胭脂香了,于是便有了“胭脂井”的雅称。“二乔公园”是根据汉末居住在此的大乔小乔的故事所修建文化主题公园,在其中便可观赏到胭脂井。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5.jpg

二乔故里 余文革 摄
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6.jpg

胭脂井 叶余根 摄

“孔雀东南飞 ,五里一徘徊” 这句家喻户晓的诗句出自我国古代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《孔雀东南飞》。孔雀东南飞的形成可追溯到东汉建安年间,故事发生在当时的庐江郡,也就是现在的潜山怀宁一带,在潜山焦家畈大渡口、相公桥、焦家庄园等遗迹遗存均依稀可见。在潜山皖光苑有着孔雀东南飞的雕塑,镌写着《孔雀东南飞》全文,在天柱山脚下的怀宁县小市港有着孔雀东南飞文化园,在这里也拍摄了孔雀东南飞同名电视连续剧。

安徽人游安徽 | 跟着诗词游潜山-7.jpg

孔雀东南飞 王立新摄

当旅游遇上诗词,一字一句都惊艳。循着潜山的诗风、词韵,一品这座城市自古以来的美丽与风情。


楼主热帖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回复(0)

关于我们|手机版|sitemap|关于我们 |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01-2023  Powered by  © Discuz! X3.5

    皖ICP备2023011430号-2|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500号|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5055662728|举报邮箱:qszxcm@qq.com   

GMT+8, 2023-12-5 07:08 , Processed in 0.125788 second(s), 34 queries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