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
简介:小月月,安徽潜山人,90后女青年。点上方名片,关注小月月,让我们一起邂逅在家乡的花香满径、水墨丹青中。
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同学,突然给我发了一条消息:你写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看了,写的不错,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去看长篇大论了,视频才是当前流行的内容传播方式,你可以去做做视频。
不仅同学这么说,写了十几年的文友也这么认为,她说现在的文字传播力度越来越弱,AI写作将取代大部分文字工作者。
而我还在计划着用文字去运营一座山,这些语言如同爆发的洪水将我心底刚刚燃起的小火苗冲的一干二净。文字真的要被视频取代吗?文字难道无法拾起当年的风采了吗?
我们的文字已有6000年的历史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。观古看今,我们文字的构造和字词的表达,一直在适应时代的要求,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。也正是因为文字,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完整记录、保存和传递。
从诗经到唐诗、宋词、元曲,再到现代诗歌、散文、小说,它们总能触动我们的情感,它们总能启迪我们的心灵,指引着我们向好的方向出发。
所以,我依旧相信文字的力量,面对视频的广泛传播,对语言文字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,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,一次突破创新的机遇。我们的语言文字、我们的文体也要像智能机器一样在时代发展中完成更新迭代,增强可读性,句句能入眼,字字能入心。大好河山、千古文明依旧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笔下熠熠生辉。
用文字运营一座山,也就是说用文字的手段帮助这座山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,使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山,来体验这座山的险峻与神秘。
这座山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山,它就是位于安徽省潜山市的天柱山。天柱山是在20亿年前的古元古代时期形成的,20亿年的时光,它到底经历了多少雨雪风霜,才有了雄、奇、灵、秀的模样;20亿年的时光,它在不断变化生长,46奇峰、7关和22洞,有故事也有动荡;它没有辜负时光,能给世人呈现多种自然奇观,它那雄姿和素丽的风韵,连诗人李白、王安石、陆游都不断称赞。
这样的一座山,视频能传播它的画面美,但无法突出它的内涵。长在山上的任何东西,文字可以描绘,山上看不见摸不着的故事,文字也可以呈现。用语言文字来运营这座山,能挖掘更多的细节与深度,这样能更好的激发探索欲,引起情感上的共鸣。
描写天柱山的古诗词有千万首,有大家知道的“天柱一峰擎日月,洞门千仞锁云雷”,也有少有人知的“冷碧无云点,危稜有瀑悬”。在我们这一代描写天柱山的文章也有千万篇,如此多的文字来描写天柱山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文字被淹没在巨大的信息流中,导致还有很多人不能一睹我们天柱山的大好风光。
用文字运营一座山,用一生来写它,可能也道不尽它沉淀了20亿年的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