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| 欢迎使用潜山在线传媒旗下便民生活服务平台!
同城头条  >  社群互联  >  安徽潜山:包粽子的手艺会砸在我们手里吗
安徽潜山:包粽子的手艺会砸在我们手里吗
2024年07月23日 00:12   浏览:956   来源:小月月说家乡

简介:小月月,安徽潜山人,90后女青年。点上方名片,关注小月月,让我们一起邂逅在家乡的花香满径、水墨丹青中。

为弘扬端午传统文化,潜山市痘姆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了“粽情陶乡 欢度端午”包粽子活动。

参加包粽子活动的有20余位,但真正会包的也就那三五位,不仅我们90后不会包,70后、80后也有不会包的。

粽叶是卷起来了,米也装起来了,却怎么也封不好,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封好了,绳子又怎么绑呢?一个人绑不起来,那就两个人齐心协力去绑它。

手忙脚乱的终于裹好了,那尖尖的角怎么是空的呢?包个粽子不会把人给整抑郁了吧,难道包粽子的手艺会砸在我们手里?

有师傅在,就会有徒弟诞生,不会没关系,现场支棱起来。会包粽子的参与人员耐心的教起不会包的,几番下来,不会包的也搞得风生水起。

将近两个小时,包了三四百个粽子。据现场活动情况来看,包粽子的手艺在我们手里暂时还砸不了。这场活动不仅弘扬了端午传统文化,还传承了手艺。

在家乡潜山,民间的很多手艺在渐渐消失,比如打草鞋织蓑衣的手艺,这个手艺应该没几个人会了,草鞋和蓑衣这样的生活用品也慢慢的变成了艺术品和展览品,成了乡愁的一部分。

那传统的手艺如何能传承下去呢?

畅游于文字的海洋中,我们总能见到祖传秘籍和拜师学艺这样的词,正如这两个词,一些传统的手艺就是靠家传和师传的方式得以延续。

但如今,家传和师传的模式也难于推行下去,有些冷门的手艺更多的是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。相关部门组织传统手工艺人成立相关行业协会,予以经济上的支持。

说到这里,对于传统的手艺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,那就是让传统手艺产生经济效益,让它体现自身的价值。否则传承它干嘛,靠情怀传承是不可能的,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,都要吃饭。

那我们在守正的同时还要去创新,要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
随着经济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。所以,在保持传统手艺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同时,也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,实现传统手艺的当代转换和高质量发展。

传统手艺的创新,可以在材料、工艺技术与产品形式上体现。例如包粽子的手艺,粽子的馅料可以多种多样,能有多重种搭配方式,要迎合现代人的口味。在粽子的形状上也可以创新,如今市场上多是三角和四角的,那能不能折腾出比例均匀的五角的呢?既要追求味蕾上的享受,也要追求视觉上的美,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精致。

传统手艺要不断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,助力提升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与文化消费,这样才能让文化、让技艺源远流长下去。

令人庆幸的是,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分享的途径越来越多,有文字记录,有教学视频,畅通了民间传统手艺的传播路径,扩大了民间传统手艺的存活空间。


HOMETOWN
扫码关注小月月
赏家乡的美景美食
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变化


头条号
小月月说家乡
介绍
小月月,安徽潜山人,90后女青年。点上方名片,关注小月月,让我们一起邂逅在家乡的花香满径、水墨丹青中。
推荐头条